2010/10/4 16:20:00 浏览:1337 来源:天津家教网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语言即是通往心灵的路。教师的语言美对学生的语言习惯、逻辑思维的培养与形成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我就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美谈一些体会。
一、 动之以情情感美
“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师生的情感融洽地交织在一起,投入学习。如《在山的那边》一课教学中,我就先以充满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看到深刻理解课文,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孩子的心灵最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语文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幼小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 直观形象音韵美
学生的思维是直观的、形象的,他们的注意常常指向那些能引起兴趣的对象。教师的语言音韵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做到语言准确、语法规范外,还应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做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充分展示音韵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审美的愉悦。
在教学中,不但要有优美的范读,精练的讲解,还要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领略文章的节奏、音韵美,从而真正去领会作品的内涵。教师语言的音韵美吸引着学生,直接影响学生理解与享受作品美,决定着学生的语言美。
三、 充满童趣体态美
体态语,也叫态势语,它包括人们使用口头用语所伴随的手势、眼神、身态、面部表情。有人说:“美是自然的适度”。语言美能烘托、渲染口语的效果。
如《童趣》一课教学中,利用体态语表现作者在童稚时如何把蚊子当作群鹤来欣赏,如何神游土墙一带和管虫都草间的动作和神情,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充满童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去拨动学生美的心灵,塑造出学生美的心灵。
总之,教师的语言美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动力。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切实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